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渐渐接近尾声,7月19日下午2点30分,科技成果展演汇报会在东区教学楼A113教室准时举行,来自四个班级的优秀成果小组进行了ppt汇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学技术发展院刘强老师主持了会议。

来自“小小工程师班”进行展演的四组同学展示了他们制作的输电塔结构模型,并介绍了作品的设计思路和优缺点。在描述过程中,同学们运用在科学营中学到的知识对自己的作品设计进行补充说明,引得在场营员们的阵阵掌声。在“结构承载青春,模型构筑未来”的口号声中,四位同学结束了展演。
“赛恩师班”展演同学从理论知识的角度出发,向大家介绍了学习到的矿物鉴定方法及矿物的性质描述如条痕、光泽、特殊光学效应等定义。也有同学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自然界常见矿物进行了介绍,在描述过程中加入了矿石的用处介绍,为大家普及了矿物知识。
“材子班”同学们展示了热缩片、唇膏、有机玻璃的制作过程,从产品原理、制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出发,对两天以来的学院活动进行了总结,得出了“生命可贵且短暂,要激发自身学习的热情,探索地球奥秘”的感悟。
“未来李四光班”同学的展演重点在自身感悟,他们认为要增强对自己的认识,兴趣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老师。科学营的活动,使他们了解了地质的真正含义:是为了探索埋藏在地下的伟大宝藏,同时也建立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最后一组上场的“自动化人班”展示了流水灯的制作,介绍了开关、二极管、排针、单片机等电子元器件的介绍。同时,将制作好的图式各异的流水灯呈现给大家,爱心、五角星等不同形状的流水灯包含了营员们不同的想法。最后,展演同学发表了自己对科学营活动的看法:在地中国地质大学给予的这个平台上,尝试了自动化等自身学习领域之外的事物,在志愿者和老师的帮助下受益匪浅。

展演会的最后,刘强老师总结道:科学营的目的是为了在同学们的心中播撒种子,以本次科技成果展演会来看,圆满达成了这个目标。
我校已连续组织8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营员们在我校感受地学等专业学科带来的浓厚精彩,学习到诸多知识。
关注分营(了解该分营更多内容)走进营地(了解各高校科学营活动)